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2023-09-16 08:15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XXXX有限公司

煤气站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目 录

1. 两段式煤气炉操作规程 2. 探钎操作规程 3. 加煤机操作规程 4. 热备炉操作规程 5. 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6. 化验室操作规程 7. 维修钳工操作规程 8. 装载机操作规程 9. 空气鼓风机操作规程 10. 煤气加压机操作规程 11. 水泵操作规程 12. 工艺流程图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1.两段式煤气炉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广大员工熟悉工艺技术、掌握操作技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煤气站1#~5#两段式煤气炉的操作。 3职责

煤气站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此规程,进行1#~5#两段式煤气炉的各项操作,保证安全生产。 4规程 4.1技术指标 4.1.1原煤要求:

1.粒度 20~50mm 2.最大粒度和最小粒度之比 ≤2 3.块煤下限率 ≤10% 4.含矸率 ≤5% 5.干基挥发分Vd ≥20% 6.干基灰分Ad ≤10% 7.干基全硫分Std ≤1% 8.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 ≥1250℃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9.热稳定性TS+6 >60% 10.抗碎强度mm >60% 11.罗加指数R. <20% 12.自由膨胀序数F.S. 0~1/2 4.1.2操作参数

1.上段煤气温度 802.下段煤气温度 4003.饱和温度 554.绝缘子保温箱温度 805.鼓风压力 20006.上段出口压力 8007.下段出口压力 15008.煤气低压总管 5009.煤气供气压力 600010.灰层高度 30011.火层高度 10012.空层高度 15004.1.3单台炉生产能力:

~120℃ ~550℃ ~65℃ ~110℃ ~6500Pa ~1500Pa ~2500Pa ~600Pa ~10000Pa ~500mm ~200mm ~2000mm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煤气 6000~7500 m3/h 耗煤量 2~2.75 T/h 4.1.4煤气质量指标:(%)

CO 25~30 H2 10~18 CO2 5~8 CH4 2~8 O2 <0.6 灰渣含碳量 <20 煤气热值 ≥1450KCal/Nm3 4.2工艺流程

原煤经破碎筛选,筛出粒度为20~50mm的合格块煤。块煤经皮带通廊输送到炉顶的煤仓,然后经加煤机入炉。加煤机的滚筒阀、插板阀和钟罩阀通过液压控制。加煤时首先打开钟罩阀,待煤卸干净后关闭;然后打开插板阀和滚筒阀加煤,加煤时滚筒阀、插板阀和钟罩阀严禁同时打开,防止煤气外泄,空层高度为1.5—2m。煤气炉自上而下可人为分成6个层次:空层、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和灰层,还原层和氧化层又可合称为气化层。空气、蒸汽合称气化剂经逆止阀由炉底进入煤气炉,并与煤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煤气。煤气炉生产出煤气后分别从上段和下段两个出口导出:1)上段煤气主要是在干馏层产生,其中含有大量焦油和煤尘。上段煤气导出后经过旋风除焦器、电除焦到间冷器与下段煤气混和,为保证电除焦的除油效率,煤气温度控制在80~120℃;2)下段煤气在气化层产生,含有大量灰尘,温度较高在400~550℃,经过旋风除尘器、风冷塔除尘降温后到间冷器与上段煤气混合;3)上下段煤气混合后经过电除尘送到低压煤气总管,然后由煤气加压机加压后输送到用户。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点参数。煤在炉内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C+O2→CO2 C+O2→CO CO+O2→CO2 C+CO2→CO】;【C+H2O→CO+H2 C+H2O→CO2+H2 CO+H2O→CO2+H2】;【 C+H2→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CH4 CO+H2→CH4+H2O CO2+H2→CH4+H2O CO+H2→CH4+CO2 C+H2O→CH4+CO2】,气化层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1200℃。煤经过反应后形成炉渣由会盘排出,灰层高度 300~500mm。灰层有保护炉篦、均匀分布气化剂、预热气化剂的作用。产生的焦油经管道流入焦油池。 5操作

5.1开炉与点炉操作

5.1.1开炉前由主管领导、站长和司炉工共同对炉子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的内容:

1.检查煤气炉、煤仓、煤斗、汽包、水套、加煤机、除渣机、后系统设备内无遗留工具及其它杂物。

2.检查各管路畅通,阀门灵活、严密可靠。 3.检查排污装置正常。

4.向汽包、水套注水后无漏水现象。 5.检查各种电气、仪表准确,开关灵活。 6.检查各部位水封水位溢流管处于正常位置。 7.各部位人孔、防爆口密封可靠。 8.各加油部位加油润滑。 5.1.2冷运行调试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分别开动软水器、软水泵、软水系统、循环水泵、循环水系统、加煤系统、鼓风机、加压机、除渣机等,检查传动装置灵活、平稳,联动正常。气密试验无泄漏。 5.1.3点炉前准备工作 1.各加油部位加油。 2.煤仓、煤斗加煤。

3.打开钟罩放散阀,水封阀注水切断,后系统水封保持少量溢流,关闭所有煤气阀门。

4.汽包、水套供给软化水,并保持汽包液位2/3处。 5.各种仪表接通,并保持完好准确。 6.探火孔及汽封调试良好。

7.准备木材及棉纱制作火把若干,准备好废机油。 5.1.4装炉

从人孔装入炉渣至风帽上200mm,然后装入木材,高度约300mm,均匀分布。将棉纱浸柴油后,以十字形放在木材上,装入刨花约100mm厚,再装入木材约300mm。 5.1.5点炉

1.组织点火人员把4个火把点燃后均布投入炉内,观察,再投四个火把。确实点燃后,及时封闭人孔。同时稍开空气阀门,徐徐向炉内鼓风。

2.观察放散情况。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3.根据炉内燃烧情况,逐渐加大鼓风量。

4.点燃约30~50分钟后向炉内少量加入块煤(最好使用焦炭)。每隔10-15分钟加一次。直至炉内2/3左右(最好使用焦炭)。 5.1.6吹扫送气

为了保证安全送气,各有关设备及管道必须使用煤气置换(最好用氮气),在置换过程中,严禁一切火源。

1.检查后系统水封是否封闭,煤气阀门是否关闭。

2.拉起盘阀经过间冷器放散,同时从间冷器出口取样化验,氧气含量小于0.6%合格后打开电除尘进口阀门送气,根据炉出压力同时关闭钟罩阀。

3.根据炉出压力,打开煤气加压机进口阀门,煤气从煤气站放散管放散,保持约15~20分钟。

4.逐一置换煤气加压机后,关闭备用设备。

5.煤气在钟罩放散阀放散时可适量提高煤气出口压力,煤气加压机启动后,及时关闭钟罩放散阀,同时加大鼓风量,确保煤气压力正常。

6.根据炉出口压力,逐渐加大煤气加压机进口阀门。 7.逐一置换用户煤气管路,用户煤气化验合格后便可点火。 8.提前打开电除焦、电除尘绝缘子箱伴热,煤气化验合格后方可送电。

5.2生产炉改热备炉操作

1.备前调整好炉况,保证灰层、空层正常,适当降低火层温度。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2.停止电除焦、电除尘供电,打开钟罩放散阀,关闭旋风除焦器出口阀门,放下盘阀,关闭电除尘进出口阀门。

3.关闭空气阀门并打开蒸汽吹扫,防止煤气倒流。

4.吹扫15分钟后关闭蒸汽,打开自燃通风门,让煤气炉处于自然通风状况,完成生产炉转热备炉的操作。

5.如果生产炉全部转为热备炉,可以打开钟罩放散阀后关闭加压机,打开蒸汽吹扫后再逐一操作每一台煤气炉。

6.生产炉转热备炉前必须将所有排污点排放干净。 7.热备炉每隔二十四小时鼓风一次,同时进行加煤和除灰。 8.热备炉必须进行交接班检查,检查设备、水封、水位是否正常。 5.3备用炉转生产炉操作

1.关闭自然通风阀门,少量向炉底吹蒸汽,蒸汽吹扫15分钟后少量送风。

2.调整空气阀门,根据炉出压力调整饱和温度。 3.打开探火孔,根据探钎情况,进行加煤和除灰。 4.煤气化验合格后,向后系统送气并网。

5.根据炉出压力关闭钟罩放散阀,转为正常生产,完成热备炉转生产炉的操作。

6.与煤气总管并网时要注意该炉的出口压力。 5.4热备炉的注意事项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1.热备时严禁打开探火孔,以免爆炸。 2.不得随意启动加煤和除灰。 3.定期检查设备、管道及水封。 4.隔一定时间进行鼓风、加煤、除灰。 5.保持煤气炉处于自然通风状况。 5.5停炉操作

无特殊原因,停炉前所有排污点必须排放干净,以便检修。 1.停止加煤,滚筒阀、插板阀和钟罩阀关严。

2.根据炉内燃烧情况,尽可能让煤燃烧干净,切断后系统,拉开钟罩放散阀放散。

3.关闭空气阀门。

4.加大吹扫蒸汽,进行灭火。 5.加快除灰速度。

6.下段煤气温度低于100℃后,停止向水套给水。 7.将炉内剩余煤除净后整理好现场做好记录,转入冷备。 5.6 一般操作 5.6.1炉子的探钎

1.操作时应戴好口罩、手套,在取钎子时,应衬好石棉布。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2.交接班时应进行探钎,每班每隔两小时进行探钎一次,探对角两孔。保持火层、灰层高度,并防止异常。

3.探钎时,双手握钎背对探火孔,先打开汽封,然后水平斜60度将探钎插至风帽,烧1.5~2分钟后拔出观看颜色,探钎颜色以深红和亮红为宜。

4.不探钎时,必须关严探火孔,关闭蒸汽。 5.6.2汽包的操作

1.各种水、汽阀门开、关时不可用力过猛。

2.汽包用水为软化水,不得随意换用自来水,若遇软化水供应中断时经班长同意后可临时改用自来水。但是软化水供应一经恢复,必须立即改用软化水。

3.如果水夹套长时间缺水或长时间补水不足,不可立即补水,应降负荷或停炉处理。

4.水夹套每班进行排污1次。

5.如果发现水夹套烧红时,禁止给水,立即转为热备或停炉处理。 6.严格保持汽包液位,不能缺水或水位过高。 7.认真巡检汽包压力,严格控制在0.02~0.05MPa。 6 紧急故障处理操作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在正常生产中常见故障表现为:动力(电、水)供应中断,设备性能变化,原料煤性质变化或供应中断,因而造成系统生产不正常,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班长应果断组织处理操作。 6.1全厂突然停电操作

1.打开蒸汽吹扫,关闭空气阀门,然后拉起钟罩放散阀放散。 2.关闭煤气加压机进口阀门。 3.关闭汽包加水阀门。 6.2来电恢复生产操作

1.启动软化水泵向煤气炉水套给水,保持水位。 2.开蒸汽吹扫5~10分钟。 3.开动空气鼓风机。

4.缓慢打开空气阀门,煤气在钟罩放散阀放散。 5.其他步骤与吹扫送气方法相同。 6.3停软化水处理

1.查明原因关水泵出口阀,关闭汽包加水阀门。

2.立即查清停水原因,可先改用自来水,长时间不能恢复供水,可组织热备。

6.4全厂停蒸汽操作(用外网蒸汽)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1.立即查明停蒸汽原因 ,检查电除焦、电除尘绝缘子保温箱温度、饱和温度是否正常。

2.电除焦、电除尘绝缘子保温箱温度过低时,关闭电除焦、电除尘。 3.饱和温度不能满足时将生产转为热备。 4、冬季注意蒸汽管路、水管路的保温,防止冻裂。 7异常情况及处理 7.1 O2含量过高

原因:a、炉内有风洞;b、水夹套漏水,炉内火层局部冒火或结渣。 处理:提高饱和温度,打渣处理,提高料层厚度重新培养炉况,严重时要脱离系统。 7.2 灰渣含碳量过高

原因:a、饱和温度过高,氧化层温度低处于冷运行;b、除灰速度太快出现偏炉。

处理:降低饱和温度,减慢除灰速度。 7.3 冷运行

现象:a、探钎颜色为暗红色;b、灰渣含碳量高;c、煤气出口温度低;d、CO和H2含量低。

原因:加煤多料层厚;除灰速度快火层厚度降低;饱和温度高;鼓风量少、负荷低。

处理:及时调整各控制参数。

煤气站操作规程(册)

7.4 热运行

现象:a、探钎颜色为亮红色,炉内有渣块;b、打开探火孔呈亮红色;c、煤气出口温度高。

原因:加煤、除灰不正常造成火层上移;除灰速度慢灰层厚度太厚;饱和温度低;鼓风量大、负荷高。

处理:加快除灰,使火层、灰层降到正常范围;提高饱和温度,使炉温降低,提高加煤量。 7.5 偏运行

现象:a、探钎发现灰层一边厚、一边薄;b、O2和CO2含量高。c、炉内局部有渣块。

原因:除灰速度不稳定;煤质有变化。